近年来,国际贸易摩擦频发,而铜材产品又一直是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重灾区。外部需求环境预期转弱使得中国铜材出口面临严峻挑战。铜管需求呈现出总体下降的态势,并演变为世界铜管产能过剩问题。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讲,铜管产业被西方称为“夕阳产业”。
2000年以来,我国铜管产能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速度。2001年~2005年,粗铜产量和产能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.5%和25.4%。
2008年,世界铜管产能过剩,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,发达国家铜管消费进一步回落,铜管产能过剩矛盾再次加深,叠加中国铜管工业快速发展因素,铜管产能过剩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2015年,我国粗铜产能为11.28亿吨,产能利用率为71.3%。2016年,欧盟粗铜消费量为1.72亿吨,比2008年下降16.9%;日本粗铜消费量为6750万吨,比2008年下降18.9%;美国粗铜消费量为1.03亿吨,比2008年下降6.4%。
铜管巨舰驶入“冰冻期”的同时,中国铜管产能过剩问题引发巨大关注。“内忧外患”之际,中国于2016年开始在铜管行业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去产能行动。铜管行业2018年过上的“好日子”,正是得益于国家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。
2016年2月,国务院发布《国务院关于铜管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从2016年开始,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铜产能1亿-1.5亿吨。
2016年开始,中国连续三年分别淘汰6500万吨、5000万吨及3000万吨铜管产能,合计1.45亿吨产能已接近1.5亿吨的五年目标。同时,2017年上半年淘汰了1.4亿吨地条铜。
2017年,我国铜管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推进转型升级,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。特别是在化解过剩产能这一攻坚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经过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,我国铜管产能利用率有所恢复,2017年产能利用率达到76%~77%。中国铜管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得到缓解。
2018年铜管行业经营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,经营业绩刷新历史最好水平。产能利用率进入合理区间,供求平衡,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,企业效益稳步提高。
中铜协数据显示,2018年1-9月份,会员铜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47%,实现利税3466.81亿元,同比增长68.2%;实现利润总额2299.63亿元,已经超过了2017年全年利润总额,同比增长86.01%。铜管行业扭转了多年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。
目前,黄铜管行业供需趋于合理。无效产能退出为优质产能腾挪空间,2018年铜管产能利用率恢复到80%左右的合理区间。企业利润大幅攀升。1-10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.6%,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.7%,位居34个利润总额同比增加行业前列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铜管市场形势的好转及效益增加的同时,中国铜管出口带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。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出口铜管产品共遭遇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6起贸易救济调查,相比2017年,案件数量上升了80%。同时,海关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铜材出口6933.6万吨,同比下降8.1%。
因此,行业此时不能因效益好转而盲目乐观,保持当前盈利水平的难度正在增加。铜管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,全行业应当理性看待市场形势,保持供需基本平衡。
数据显示,铜管产能扩张冲动仍在,板材过剩问题突出。2018年9月份,全国粗铜日产269.5万吨,创下我国铜管行业有史以来新高纪录。同时,融资成本偏高,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上涨12.5%。 |